抽了3天和哥哥約好回台東老家,和家族的兄長們研商老家的活化。老家(國本農場)就在卑南文化公園旁,更真確的說法是在老家挖出了卑南文化的主體。小時候玩耍的石梯,現在已成為考古現場的重要文物。因為挖出卑南文化,老家成為文化保留區,沒了經濟價值卻可換來永續留存,讓更多人了解日治後期台東的經濟發展史。
大家有到台東,歡迎到國本農場參觀,就在台東火車站後面,緊鄰卑南文化公園的「考古現場」。
國本農場
http://www.boch.gov.tw/boch/frontsite/cultureassets/caseBasicInfoAction.do?method=doViewCaseBasicInfo&caseId=VA09602000763&version=1&assetsClassifyId=1.2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gF5-6cYviE
國本農場 - 臺東縣永續發展學會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obenfarm?fref=ts
到台東,內舉不避親,當然推薦堂姊堂哥們經營的「台東民宿綠茵小筑」
http://www.greenhouse.idv.tw/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eenhouse231899
如果您喜歡安靜、一大片草坪,只有蟲鳴鳥叫的地方,綠茵小筑絕對是首選。
台東市文創很豐富,「鐵花村」就是一例,運用很多熱氣球的小燈籠,確是很吸睛。
「鐵花村」之名源自於「胡鐵花」先生,不是古龍小說「楚留香」中的義俠,而是曾任臺東直隸州知州 ~ 胡傳,字鐵花。他的兒子就是鼎鼎大名的「胡適」先生。
從小學三年級起就騎腳踏車上學;高手把,長椅墊,很炫。國中離家太近,用走的上學。高中再度以腳踏車為上下學的交通工具,大學到了清華,高高低低的地形,腳踏車、機車交替使用。退伍到台北,沒有腳踏車可以容身的道路,直到2008年全民瘋自行車潮再度上路。徜徉在河岸,寬闊的視野令人心曠神怡,帶著相機,不少美景就隨著自行車帶回家。在這網誌,除了記錄腳踏車,還有一些和外界的對話。在學校,我是那種會寫信向學生說教的老師;2009年接了建中樂旗隊的後援會會長,也常有些公開言論。我想這也是我個人的成長思維軌跡,這些公開信,一併收錄在這個軌跡的網誌中。 我家兒子s的頭髮從小都是老婆剪的西瓜皮,所以國中以後都被同學稱為香菇,當爸媽的,自然就是菇爸、菇媽。這就是張貼者為 "菇爸" 的源由。